北京亚太国礼文化传播中心

传播国礼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收藏鉴赏 > 一叶亦世界——故宫博物院举办茶文化特展
收藏鉴赏

一叶亦世界——故宫博物院举办茶文化特展

时间:2023-09-07 09:42来源:光明日报编辑:李明明点击量:331092

清乾隆铜胎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 本报记者 李韵摄/光明图片

茶起源于中国,盛行于世界。传说早在神农氏的时代,中国人已经开始认识并利用茶。

9月1日,“茶·世界——茶文化特展”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开幕,展期3个月。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主办,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,展品总数达555件(组),展现茶史之厚重,茶道之精深,古今茶事之丰富。

展柜里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的古茶树根遗存,把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时间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后;山东邹城邾国故城战国墓出土的茶碗与茶叶遗存,经科技检测确定为煮(泡)后留下的茶叶残渣,是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饮茶实物证据;还有考古出土的汉代、宋代茶叶实物,以及四十余件(组)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贡茶,以实物资料谱写了中国六千余年的茶叶种植和利用史。

茶,对中国人来说,不仅仅是饮品。中国人以茶载道,用以阐释崇尚和谐的文化内涵。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、策划人王光尧介绍,“茶”字拆开,就是“人在草木间”,形象解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。从一片树叶到杯中香茗,饮茶将天地山川之物化为生活日用。品茗松间,营建茶舍,对饮茶环境的选择,更是追求物我两忘、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。展厅里,唐代屏风《托盏侍女图》、明代文徵明绘《惠山茶会图卷》、《茶具十咏图轴》、明代仇英绘《竹园品古图页》……通过这些古人用笔墨记录下的场景,我们可以一睹当年的生活,体味前人的精神追求。

茶,也成为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交流融汇的桥梁。对饮茶的接受和需求,增进了历史上中国各地区、各民族的交往。从贵州侗族敬神烧茶的用具,到金代的点茶茶具组合;从百姓日用的朴素无华的黑陶茶壶,到乾隆御用的喝奶茶的扎卜扎雅木刻诗句碗;从茶马古道上的马鞍,到清代的茶叶销售执照“茶引”;从塞外边陲到农耕沃野,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典制,展览用丰富的实物和展板告诉观众,茶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,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有力见证。

茶,还是中国连接世界的纽带。从茶叶产区到无茶地区,从邻邦到远洋,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上,茶始终是流通的重要物资,一盏盏香茗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精彩故事。展厅里来自英国、日本、俄罗斯的茶器精品,还有清代宫廷中使用和收藏的来自异域的茶器,以及由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外国风格的茶器,共同展现出茶文化在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域、不同族群中的交流互鉴。

本次展览展品总数高达555件(组),数量之大在国内的文物类展览中着实不多,而且有些展品是极少甚至首次展出的。其中,2022年在山西长治屈家庄唐墓出土的成套茶具组合,是反映唐代茶事的最新考古发现之一,为首次对外展出;故宫博物院藏《春宴图》,描绘文人雅聚,画卷中段绘长方宴桌,文人围坐,桌上摆放托盏和盘,旁侧安放备茶小桌,燎炉、汤瓶、茶末罐、茶匙、盏托、茶盏一应俱全,呈现了宋代文人饮茶宴乐的风雅生活;清代泥塑彩绘茶仙人像原陈设于承德避暑山庄千尺雪茶舍,正是乾隆皇帝《竹炉山房》诗中的茶圣陆羽,同茶仙人泥塑像“联袂出场”的是河南巩义出土的唐代茶器和茶人模型。

茶出中国、茶道尚和、茶路万里、茶韵绵长,展览的四个单元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。茶文化,因六千年的沉淀而厚重;茶世界,因各国人民共同创造而多彩。

一片东方树叶,亦是一个世界。(记者 李韵)

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
责任编辑:李明明

国礼艺术家查询

姓名

证件编号

国礼产品查询

产品名称

证件编号

工作人员查询

人员姓名

证件编号